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最大奶牛养殖和原奶生产企业现代牧业控股(1117.HK)7月18日晚间公布通告,宣布将向A股上市的新希望乳业(002946.SZ)配售约2.76亿股现代牧业股票,并处置持有的质押股票约3.19亿股,作价为每股1.3535元港币(约合1.1920元人民币),预期配售及处置质押所得金额合约7.09亿元人民币,占比现代牧业总股份9.28%。业内人士指出,这桩生意业务对于现代牧业和新希望乳业来说都不是一次简朴的资本层面的互助,而是中国乳业对优质鲜奶资源的一次“圈地”,显示出养牛产奶的上游环节在中国奶业生长中越来越具战略意义。
现代牧业“好奶卖好价”愿望正在实现“养牛人开始拥有话语权”,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7月1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这次互助。她所说的“话语权”,再明确一些就是她近年来一直在行业内呼吁的“好奶卖好价”。
作为中国最大的奶牛养殖和原奶生产企业,现代牧业是中国“万头牧场”的代表,一直在探索规范化大规模奶牛养殖在中国的生长模式。现在现代牧业在全国7个省市运营着26个万头规模牧场,接纳“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的独创模式,从挤奶到加工零距离无缝对接两小时完成,最大限度地保留牛奶中的活性物质。
现代牧业的原奶在乳脂肪、乳卵白质、体细胞、菌落总数等鲜奶关键指标上均领先入口牛奶平均尺度。现代牧业一直在探索通过更合理的牧场结构和更高效的一体化生产模式生产出更高品质原奶。现代牧业也是海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巴氏杀菌奶和UHT灭菌奶同时通过国家“优质乳工程”验收的企业。
然而,在此前中国乳业的生长历程中,一直更注重的是下游加工环节,上游奶源的品质并没有获得应有重视。也就是行业里“牛奶厂”的话语权远远大于“奶牛场”。有知情人士先容,由于中国乳产物尚未实施原奶品质分级制度,一些中小乳企往往在收购原奶后,只要是磨练及格的原奶就都被混在一起作为生产原料,而没有对及格的原奶原料进一步分级。由于在市场上的奶制品没有实施分级制度,差别品质的原奶生产出的产物都以同样的价钱出售,也使得生产厂家对原奶品质的追求并不迫切。
好奶没有体现出更高的价值,自然也就没法卖出好价钱。这也使得包罗现代牧业在内的中国创新型奶牛养殖企业都曾经恒久履历“好奶卖不出好价”的尴尬,甚至泛起高额亏损。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中国乳业的品质升级,越来越多的乳企开始自发推出差别品质的产物。
尤其中国乳业正在把低温鲜奶作为转型升级的新战场后,高品质原奶日益受到重视。去年开始,现代牧业的谋划业绩已显着好转。对此,高丽娜表现,“奶业生长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原料奶作为保障,上下游都要有利润空间,实现整个工业的利益平衡,才气促进工业的康健生长。
”她认为养牛人开始有话语权是行业格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瞄准中国原奶第一品牌,现代牧业不再仅是蒙牛的“养牛场”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蒙牛曾增持现代牧业股票至约60%,成为现代牧业重要的战略股东至今,此前现代牧业的原奶也主要供应给蒙牛。而此次新希望参股现代牧业,双方协议称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在上游业务的协同互助,显示出海内主流乳企已经开始重视上游奶源在行业中不行或缺的战略职位。
对于现代牧业而言,其也正依靠自身的奶源优势逐步以“第三方原奶供应商”的角色泛起在中国乳业的工业链中,而不仅仅是大股东蒙牛自家的“养牛场”。据悉,此次入股现代牧业的新希望乳业,就是主打“鲜战略”的乳企,其围绕聚低温、讲新鲜、向高端的产物计谋,着重生长低温乳制品,对高品质原奶有庞大的需求。因此入股现代牧业,对于新希望乳业而言是对未来保证优质原奶供应上了一道保险。
而对于现代牧业而言,从财政角度,通过股权融资,可进一步降低现代牧业的财政杠杆,淘汰财政用度,提高运营效率。从运营角度,新希望成为现代牧业原奶销售的又一大客户,有助于为公司的原奶销售提供更可靠的客户保障。站在战略角度,这次互助有利于现代牧业整合资源,未来凭据下游客户需求灵活扩大牛群规模,增群扩产,满足海内不停增长的高端原奶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高丽娜表现,随着市场对优质原奶需求的连续加大,现代牧业将借助政策及行业利好,继续坚持“以牛为本”稳固种养加一体化生产模式,构建起奶业全链条结构。
现代牧业也对外披露,公司正在实施深耕上游、增强上下游协同、实现上下游联动双赢的战略,全力构建奶业全链条结构、打造中国原奶第一品牌。值得注意的是,去年2月份,我国公布了关于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回复乳判定的四个新国标第一次讨论稿,被视为中国实施奶业分级制度的前奏。中国奶业走出行业隆冬进入苏醒拐点受到价低伤农的影响,前几年海内奶业时常传出“倒奶杀牛”。
不外如今中国奶业走出行业隆冬进入苏醒拐点。凭据通告披露,现代牧业本次生意业务所得金额将用于现代牧业的日常营运,为未来增产扩群做准备。现代牧业方面昨天也向北青报记者确认,现在确实已经做好增产扩群的准备。据统计,2008年中国奶业规模牧场比例仅为19.5%,2018年已达62.0%。
2017年国家奶牛工业技术体系调研数据显示,海内存栏百头以上奶牛约490万头;规模牛场约莫6400个;500头以上的牛场占37%,存栏占到77%;2018年海内存栏百头以上的规模牧场3829个,规模牧场集中度越来越高,顺应了现代化农业生长的大趋势。分析机构认为,现在中国奶业已走出了多年前“杀牛倒奶”的行业隆冬,进入了苏醒拐点。今年以来,国际奶粉拍卖价维持稳定,海内原奶价钱也稳健增长。这其中的一个配景是,经由几年的行业低谷,现在海内奶牛存栏量呈下降趋势。
据国家奶牛工业技术体系统计,2018年我国荷斯坦奶牛存栏约为504万头,由于近年环保问题和散养户养殖效益差而退出市场,海内奶牛存栏量进一步下降,原奶供应已处于紧缺状态。陪同消费升级及消费者对食品宁静的日益重视,海内原奶需求庞大。
在高品质原奶求过于供的情况下,优质的大型牧场生长将连续稳定向好,中国原奶生产正步入上行新周期。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官方首页网站-www.bxtlngy.com